(二)重点任务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高起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围绕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优化“两区一城多点”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强化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三大能力,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形成支撑全省、引领西部、带动全国、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势能。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高标准谋划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以科技牵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高效率配置资源要素,推动科技与人文、自然和谐交融,持续优化更具创新活力、更为生态宜居、更加包容高效、更有安全韧性的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高水平推动开放合作和联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深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成渝互动协同发展,全面增强创新主干和重要极核功能,打造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承载地,提高“成都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年均增幅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5%。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三、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
围绕国家战略和城市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坚持空间集聚、资源集成,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全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