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来源:成都日报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1-08-10 | 1198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引育创新领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通过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靶向引育一批引领科技发展趋势、具有行业号召力的科学家,支持具有科学家精神、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的青年科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加速成长。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突出产业需求、市场认可,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鼓励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岗位,深化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改革,健全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加快技术经纪人事务所、技术经纪人公司、个体技术经纪人发展。搭建科创投资人发展平台。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站式”科创人才服务站,集聚一批深耕科技领域、坚守价值投资、看好长远发展、通晓国际规则的科创投资人,构建科创项目遴选、商业模式辅导、产业资源对接、天使投资引导等全生态增值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技术—项目—产品”投融资对接通道。

(九)强化科创金融服务

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专营机构,推动建立国家级数据资源交易场所,支持创投机构加快发展。发挥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作用,完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申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进一步深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二期,支持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开展“贷款+外部直投”“贷款+远期收益”等投贷联动业务。拓展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持续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做强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和新三板西南基地功能,争取港交所在蓉设立服务机构,搭建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业务指导便捷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机遇上市融资。

(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进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深化“先确权后转化”模式,探索“共申请共获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负面清单,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建立技术类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以股权资产整体作为绩效考核对象。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突出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指标内容,探索构建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扩大选人用人、机构设置、科研立项等方面自主权,探索实施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坚持能力、业绩和贡献导向,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推进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重大项目总师负责制,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等制度。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项目配置机制,引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推行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下放,探索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高标准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挥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等平台功能,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做强天府中央法务区功能,争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完善跨境协作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平行竞争、失利补偿等配套政策,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