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来源:成都日报 | 作者:cyjjfz | 发布时间: 2021-08-10 | 119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源点,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交互增值,增强“成都制造”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凸显“成都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升“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吸引力,推动“成都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动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标杆。

(十一)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布局,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协同支撑体系,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新空间,培育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的产业新动能,塑造精准高效、有序流动的市场新优势,形成服务优质、专业规范的运行新体制,做强核心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彰显产业优势。以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主导产业的动力源泉。围绕产业链的科技研发、产品创新和产业化转移提供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孵化、技术交易、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社区,形成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未来城市”一体贯通的全周期创新体系。引导国有企业、专业机构、头部企业、第三方专业运营商联合组建高品质科创空间投资管理运营实体,试点协议型、股权型合作开发模式。做强创新基础设施。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教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5G通信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块链等产业技术创新设施,着力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加快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应用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

(十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聚焦标志性产业链,绘制重点产业链全球精准合作图,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建立成渝地区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聚集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高技术服务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及应用,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健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支持建设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试熟化平台,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轨道试验线和公共试验设施,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和小批量试生产。强化技术交易服务,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试点示范。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 本站(www.scindustry.org)内容未经许可 禁止使用 网站声明
业务指导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蜀ICP备14029699号-1